首页 资讯 正文

湖南隆回:田野飞歌绽文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体育正文 228 0

湖南隆回:田野飞歌绽文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湖南隆回:田野飞歌绽文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云雾缭绕的(de)湖南隆回县大东山下,辰河(chénhé)如绸带蜿蜒穿村而过,绘就“双象抢宝”的灵秀画卷。走进隆回县六都寨镇张家铺村,绿意盎然的田地、鳞次栉比的民居,构成一幅恬静丰饶(fēngráo)的山乡图景。 隆回县六都寨镇张家铺村(pùcūn)航拍图(隆回县委宣传部 供图) 近日,张家铺村荣膺“第七届全国文明村”称号。该村以群众文化(wénhuà)活动为抓手,打好精神文明建设“组合拳”,走出了(le)一条崇德向善、文化厚重(hòuzhòng)、和谐宜居的特色乡风文明建设之路。 农民乐团奏响“田野交响曲(jiāoxiǎngqǔ)” “父亲是我的第一名乐团队员!”张家铺村党支部书记(shūjì)张安兵轻抚着闪亮(shǎnliàng)的铜管乐器,回忆起乐团初创时的艰辛(jiānxīn)。2007年,回到家乡的他看到村里文化生活匮乏,留守老人经常扎堆打牌(dǎpái)、拌嘴,便萌生了(le)组建乐队的想法。挨家挨户动员,承诺“不计报酬、包教会(jiàohuì)”,2010年,一支仅有16人的农民铜管乐队——“和(hé)乐团”诞生了。从识谱都困难到能娴熟演奏世界名曲,这支“泥腿子乐团”的成长令人惊叹。 和乐团在田间排练(隆回县委(xiànwěi)宣传部 供图) 如今,“和乐团”已壮大至40余人。他们不仅登上了浙江(zhèjiāng)卫视《中国梦想秀》、央视多个频道(píndào)及湖南卫视的(de)大舞台,更在2025年初,与国际知名的“俄罗斯交响爱乐乐团”在湘窖酒业同台献艺,激情奏响《在希望的田野(tiányě)上》《歌唱祖国》,将田野的梦想传向世界。 在“和乐团”的带动下,村里相继(xiāngjì)组建(zǔjiàn)舞龙舞狮、腰鼓、民乐等近十支(shízhī)队伍,2000余人的村庄,400余人常年(chángnián)活跃在文化舞台上。“打牌闲聊的少了,吹拉弹唱的多了!”村纪检委员胡亮花曾是水泥工,加入乐团后彻底告别了牌桌,“日子开心,气质都变好了!” 十三载(shísānzài)“村晚”点亮乡村精气神 村部(cūnbù)背面,一个巧妙(qiǎomiào)设计的(de)舞台引人注目——拉开幕帘是办公区,推开房门就是舞台。“这里可是我们‘中国(zhōngguó)村晚’的大本营!”张安兵自豪地说(dìshuō)。从2012年正月初六在村小学操场克服“没演员、没设备、没经费”的“三座大山”起步,张家铺村的“村晚”已连续举办十三届,近三年连续入选“全国冬季村晚示范性展示点”。 张家铺村(pùcūn)第十三届“村晚”(隆回县委宣传部 供图) “我要上村晚!”成为村民(cūnmín)(cūnmín)最热切的愿望。有村民为登台足足准备一年,有的推迟外出务工行程。节目从最初的寥寥数个,发展到最多(duō)时50多个,演员从靠支书全家“撑场子”到每年(měinián)400多村民踊跃参与,线上直播观众峰值超过70万。 17岁的(de)高中生袁慧怡从小耳濡目染,一放假(fàngjià)就加入舞团,舞姿尽显专业风范。村医周后魁是乐队的“铁杆”鼓手,十多年未曾缺席:“物质上知足,精神(jīngshén)上也要饱满!”如今,村里近80%的孩子都掌握一两门文艺特长,文明新风吹遍每个角落。张家铺“村晚(cūnwǎn)”已成为湖南省(húnánshěng)公共文化服务的亮眼名片。 “小积分”书写文明实践(shíjiàn)大文章 “通过‘积分制(zhì)’,村里争当先进的人越来越多!”村党支部副书记袁建仁翻(fān)看着最新的积分公示(gōngshì)榜感慨道。2012年,张家铺村创新(chuàngxīn)启动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,将其纳入村规民约,设置加减分项28条,建立长效激励机制。2024年参与村民达500余人。 张安兵介绍说,积分结果直接用于(yòngyú)评选“好公婆”“孝媳妇”“文明家庭”等模范,并在万众瞩目的(de)“村晚”舞台上表彰。群众“跟着看、学着干、追着赶”。邻里纠纷锐减,和谐互助成风;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,勤俭节约劲头正盛(shèng)。依托功能齐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(理论宣讲、市民教育、文化文艺、科普宣传、健身活动(huódòng)等),建强(jiànqiáng)6支(zhī)总计160余人的文明实践队伍。近五年来(lái),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、移风易俗、科普环保等志愿活动300余场次,精准对接群众需求(xūqiú),打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产业融合奏响“富民乐章(yuèzhāng)” “这‘张家(zhāngjiā)(zhāngjiā)铺村晚’牌的南瓜,订单都排到明年了!”袁建仁在自家田埂上,指着(zhǐzhe)硕果累累的瓜架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(xǐyuè)。这位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“新农人(rén)”,与妻子放弃外地工作回乡,从种烤烟到试水莲藕、药材,最终依托(yītuō)“村晚”带来的品牌效应,2024年与村集体合伙种植近3公顷(约45亩)口感软糯香甜、绿色无公害的水果南瓜,并成功注册“张家铺村晚”商标。 借力“村晚”影响力(yǐngxiǎnglì)和电商平台(píngtái),“张家铺村晚”牌水果南瓜(nánguā)、黄桃、黄金贡柚线上线下热销,某电商平台一次性意向订单就达20000公斤。2025年计划扩种,并通过“提供技术(jìshù)、种子、化肥、包销售”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增收。村集体经济活力增强,文明乡风(xiāngfēng)与产业前景(qiánjǐng)吸引了更多像袁建仁夫妇、刘湘荣这样的“归雁”和“新农人”扎根乡土。 站在生机勃勃的田野上,张家铺(pù)村村容(róng)整洁、风景如画,文体活动丰富多彩,孝老爱亲蔚然成风,乡风文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。 “文化是根,文明是魂,产业(chǎnyè)是路。”张安兵对未来充满信心。他表示,张家铺村(pùcūn)将继续深耕“村晚”文化品牌(pǐnpái),将其打造成为集文艺展演、民俗体验、农特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;进一步拓展“张家铺村晚”商标应用范围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深化农文旅(nóngwénlǚ)融合;持续完善文明实践积分制和志愿(zhìyuàn)服务体系,让文明之花在田野上绽放得更加绚烂,绘就产业兴、百姓富、乡风美的乡村振兴(zhènxīng)新画卷(huàjuàn)。(戴瑾昕 陈斌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(zài)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(xiànshàng)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(zūnzhòng)原创的行为(xíngwéi)我们(wǒmen)将追究责任。
湖南隆回:田野飞歌绽文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